说起脑梗,你身边是不是也听说过这样的事:明明昨天还好好的,今天就突然进了医院股票知识配资论坛,甚至再也没能醒过来?
脑梗其实并不是一个“悄无声息”的病,它的发作背后往往埋藏了很多不良的生活习惯。
有些人早上血压还正常,到了晚上却已经出现了偏瘫或语言障碍,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,不仅让患者措手不及,也给家人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和经济压力。
作为一名长期和脑血管疾病打交道的医生,我接触过太多这样的病例,有些老人以为自己平时没事,偶尔头晕、腿麻就忍一忍,或者随便吃点药,结果等到症状严重了,才发现早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。
更让我感到无奈的是,有些老人在生活中明明有一些可以避免的习惯,却因为无知或者疏忽,把这些问题养成了大病的根源。
缺乏膳食纤维
有个病人让我印象深刻,他七十多岁,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,但他很注重健康,每天按时吃药、锻炼,甚至把饮食控制得特别严格。
他基本不碰脂肪类食物,日常的主食大多是白米饭和白面条,他认为吃粗粮费牙,对肠胃不好,结果,他还是在一次午休后突然晕倒,送到医院确诊为脑梗。
精细饮食的问题出在哪儿呢?主要是缺乏膳食纤维和微量营养素,老年人本身肠道功能减弱,过于精细的饮食会让肠道蠕动进一步变慢,导致便秘问题加重。
而便秘不仅让人难受,它对脑梗的风险也有直接影响,便秘时排便用力会引起血压骤升,这种瞬间的高压可能让脆弱的脑血管承受不住,导致血栓脱落或直接破裂。
研究数据显示,膳食纤维摄入不足的老年人,脑梗发病率比正常人高出约30%,每天保证一定量的粗粮和蔬菜摄入,比如全麦面包、燕麦、红薯,都是不错的选择。
如果担心牙口不好,可以把粗粮煮得更软一点,这样既能保护肠道,也能间接降低脑梗的风险。
熬夜
熬夜并非年轻人的专利,不少老年人亦有此习惯,有些因夜间难以入眠而看电视至深夜,有些则由于喜爱与朋友打麻将,不知不觉就到了后半夜。
我曾接诊过一位脑梗患者,他长期和邻居打麻将到凌晨,每次回家后倒头就睡,白天又觉得疲惫不堪,他认为自己虽然睡得晚,但总睡够了时间,应该不会有问题。
可事实上,熬夜对他的影响比他想象中要大得多,长时间熬夜会让交感神经持续兴奋,导致血压和心率都在高位徘徊,而这些都会增加血管壁的压力。
更关键的是,熬夜破坏了人体的生物钟,影响了内分泌的平衡,尤其是夜间分泌的褪黑素减少,会干扰血小板的功能,让血液变得更加粘稠,如果长期如此,血栓形成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。
对脑梗高危人群来说,规律作息比睡够时间更重要,研究表明,晚上11点到凌晨2点是血管修复的关键时间段。
如果错过这个时间,哪怕白天多睡几小时,也无法弥补血管的损伤,所以,不管多喜欢麻将,都得控制时间,晚上10点左右一定要准备睡觉。
不注重体重变化
有些老年人认为年纪大了体重上升或者下降是正常的事,只要能吃能喝就没问题。
我曾遇到过一位脑梗患者,他在发病前的半年里体重下降了近10公斤,但他没有放在心上,甚至觉得体重降下来对身体更好,结果,直到住院时,我们才发现,他的体重变化背后藏着严重的代谢问题。
体重异常变化无论是升还是降,都可能是脑梗风险的预警信号,体重快速增加通常意味着脂肪组织过多,尤其是内脏脂肪堆积,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加重,进一步诱发高血糖、高血压等问题。
而体重迅速下降可能意味着肌肉流失,导致基础代谢率下降,身体对糖和脂肪的代谢能力变差,这两种情况都会让血液的粘稠度升高,为脑梗的发生埋下隐患。
老年人应定期监测体重变化,稳定的体重往往是健康的标志,如果发现体重在短时间内大幅波动,就需要及时去医院检查,查明原因,千万不能掉以轻心。
长时间低头玩手机
在现代社会,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业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,诸多老年人亦喜爱用其打发时光,特别是在家中闲极无聊之时。
一位患有脑梗的患者告诉我,他几乎每天都在手机上刷新闻、看视频,每次都会不知不觉用上好几个小时,手麻了都舍不得放下。
长时间盯着屏幕不仅伤眼睛,更重要的是会让颈椎和脑部供血受到影响,当你低头看手机时,颈部血管会受到挤压,导致流向大脑的血液减少。
特别是对于那些本身有颈动脉硬化的人来说,这种姿势可能让大脑在短时间内处于缺血状态,如果持续时间过长,缺血可能转化为梗死,直接引发脑梗。
除了颈椎问题,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还会让人陷入一种“注意力疲劳”的状态,研究表明,这种状态会加速脑部衰老,增加神经系统的负担,对脑梗高危人群来说更是雪上加霜。
建议每次使用电子设备不要超过30分钟,中间记得休息,做一些轻微的颈部拉伸,减少对血管的压迫。
情绪波动大
有些人可能觉得情绪和脑梗没什么关系,但实际工作中我发现,长期处于负面情绪中的老年人,脑梗发生率比一般人高得多。
我曾遇到过一位患者,妻子去世后独自生活,性格变得愈发内向,总喜欢闷在家里不和人接触,一次,他因为突然的剧烈头痛被送到急诊,检查后被确诊为脑梗。
情绪问题为何会影响脑血管健康?因为人在压力或抑郁状态下,体内的压力激素水平会显著升高,比如皮质醇和肾上腺素。
它们会致使血管收缩、血压升高,亦可能改变血小板活性,让血液愈发黏稠,长此以往,动脉硬化将会加速,脑梗风险也会随之增加。
心理健康对老年人来说,和血压、血脂一样重要,保持积极的心态、适当参加社交活动,甚至每天和家人聊聊天,都会对脑血管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。
对那些已经患有脑梗的患者来说,家庭成员的陪伴和心理疏导也同样不可或缺。
脑梗的发生虽然看似突然,但背后的原因往往是长期积累的结果,打麻将、下棋、刷手机这些看似平常的娱乐方式,如果做得不当,也可能成为危险的导火索。
健康是一个系统工程,不能只靠吃药、锻炼和饮食控制,每一个习惯都可能成为决定健康的关键,希望每位老人都能关注这些小细节,让健康真正成为自己的掌控之中。
参考资料:
[1]高欣颖.全方位护理在脑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[J].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,2024
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联华证券炒股_股票配资入门_线上股票配资开户观点